日前,支付宝被银行叫停了信用卡向支付宝账户充值通道,而原因就是因为,支付宝用户可以使用支付宝进行套现,而导致银行收取的信用卡手续费降低。一位工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前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就只能停止这项合作”,显然,我们的银行因为对于互联网缺乏足够的理解,才会出现这种决策错误,而不得不亡羊补牢,在对于互联网缺乏足够理解的情况下开展互联网业务,遭遇困境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大船难掉头
目前绝大多数银行的互联网业务还都只是浅层次的互联网业务,并且这种互联网业务具有标配性质,没有太多的建设性和新意。臃肿庞大的银行业尾大难掉,于是才让民营支付有了机会,推出了更多具有创新力和服务水平高的互联网业务。
对于银行来说,家大业大就必然面临转身慢的缺点,同时也会更加保守,一旦出现问题,业务有延迟,客户的信息会有丢失,这对于银行是非常大的影响,一位工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银行的信用是最重要的,信用风险是银行的第一风险。”
数字一百发布的市场调查显示,安全性仍然是用户对于电子银行最为担心的因素,其次是人性化、便捷性,而对于银行来说,更是如此,一位工商银行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银行的IT更注重安全,首先需要稳定,在开发新业务的时候,第一个考虑的就是稳定不稳定,有什么风险?领导会首先问:有什么风险?”
因此,许多银行都采用自建数据中心的办法,这样将数据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然是安全了,但也要面临极高的IT成本投入。工商银行的北京数据中心建立于2002年,一共三层,四个机房,每个机房500多平米,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如此大的数据中心也必然会出现不够用的情况,“2002年建立,那时候刚开始数据化,想着怎么也能用个20年吧,结果不到10年就不够了,现在把我们办公楼扩建成机房了。”
自己的数据中心盖的“气势恢宏”,但速度上却慢了民营企业不止一步,支付宝2004年成立,仅用了6年时间用户数就突破了5.5亿。
网上支付业务因为电子商务而崛起,按理说银行的互联网业务也应该如此。
2010年我国电子商务的交易额达到了4.5万亿人民币。截止去年6月30日,我国的网民的规模已达到了4.85亿,居全球第一。互联网普及率也达到了36.2%,全社会电子商务应用的意识不断的增强,电子商务在我国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也不断的拓展,应用的水平不断的提高,呈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的态势。
从2007年起,商务部相继发布了关于网上交易指导文件,关于促进网络购物健康发展的指导文件,和十二五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文件,等一系列的政策性指导文件,制定颁布了《网络购物服务规范》、《电子商务服务规范》、《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规范》等行业标准。
国家对于电子商务可说是大力扶持,整个市场环境也是相当不错,因此各个第三方支付企业鱼跃龙门,但为什么我们最大最牛的金融机构银行在互联网上却是“风平浪静”呢?让我们先看看我国银行的主要互联网业务有哪些。
作为银行的所有互联网业务来说,最最核心的就是互联网支付业务,因为只有支付业务是刚性需求,也只有支付业务是银行可以利用其“垄断资源”而形成的业务。
而现今各大银行的互联网业务如此波澜不惊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做好支付业务,用户拥有刚性需求的支付业务没有做好,又怎么可能斗得过如狼似虎的第三方支付呢。
当然,银行没有做好支付业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担心风险可说是一大原因,对于银行而言,互联网业务主要存在信用、操作与市场三大风险,对于风险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但即使如此,大量的金额银行担心风险,却完全可以先从小额支付做起,即使只将小额支付做好,现在银行的互联网业务也不会如此尴尬。
另外,现在银行的互联网产品都是基于已有用户的需求去研发,鲜有银行试图利用互联网业务去吸引或开拓新用户,大多数银行仍只是把互联网业务当成是一项增值业务而非核心业务,开拓新用户的主要手段仍然是靠线下的金融业务。
可以说,银行仍然没有完全理解互联网。
渠道为王?
从我国银行的提供的互联网业务不难看出,我国的银行把互联网更多的当做是一种渠道来使用。
就像中国银联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庄晓所说:“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子商务产业的迅猛发展,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三网融合竞争的不断推进,消费者对于支付渠道的需求,已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支付渠道和支付方式的创新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
多渠道协同发展本身并没有错。
就目前国内的银行而言,向客户提供的服务应该是有三个渠道,一个是人工网点,第二个是客户经理,三是电子银行,那么具体而言,所谓的人工网点,就是银行发展业务,与客户打交道的一个基础,那么最早银行就是透过这个网点,透过来发展客户与业务的,而客户经理是客户与银行交流的主要对象,无论是用什么样的方式,人与人的交流,始终是银行经营与服务的一个重要的形式,而电子银行则是伴随着IT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售理与服务渠道,互联网不仅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银行的经营的模式。
单就电子银行发展目前拥有三个有利的条件。第一是政府的支持,第二是成本的压缩,第三是客户的需要,而正是由于这些条件的一些相互的融合,结合了IT与互联网的发展,电子银行已经从新兴的渠道,变为银行服务的主要渠道。据悉,目前交通银行的电子银行的分流率已经达到了近70%,也就是说交通银行的客户有超过2/3的业务是通过电子银行来去完成的,也就是说用户正在渐渐习惯使用非传统的渠道(也就是互联网)来进行办理与接触银行。未来银行接触客户主要的方式与载体都将由实变为虚。
“虽然电子银行的重要性也越发的凸显,但是从传统渠道对于银行来说仍然是不可取代的,因此如何协同,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交通银行总行电子银行部副总经理李青认为主要有四个重点:“一个是梯度的价格体系,就是不同渠道的价格,应该呈现不同的梯度,来吸引客户到低成本的渠道来进行办理,第二个是提供远程的服务,那就是客户经理和贵面可以远程,就是类似柜面化的集中化的营运的服务,而非像现在目前传统的面对面的分散的一种方式来进行,第三个是渠道的整合,这个我下面还会展开来讲,第四个是提高产品的覆盖,因为随着电子化水平的提高,就能压缩柜面的比例,提高营销人员的占比。”
渠道是多元化发展以后,整合了必将是未来服务的方向,归纳一下是一个体验趋同、服务协同与安全共同,这就是李青所总结的“三同”:不同的渠道,应当尽量采用一般的操作流程,还包括有一个统一的操作的界面,这样来降低不同渠道的门槛和陌生感从而实现体验相同;服务协同就是一个服务可以在不同的渠道,串联起来进行办理,我们也可以第一步是在A渠道上做,第二步可以在B渠道上做,最后可以在C渠道来完成,甚至同一个产品的服务,应该是在多个渠道上面的同时的发布;而安全共同就是要解决目前复杂的安全体系,就比如网银,现在的安全体系有通过短信认证的,还有手机号码认证的,各种盾牌、令牌数不胜数,而这些认证的方式,在未来应该是可以统一起来的,银行可以把复杂的安全体系由客户向银行来进行转移,李青认为在创新上,“未来将是由目前现在是基于渠道的产品创新,而向基于产品的渠道创新来进行改变,在未来的银行多渠道的服务体系当中,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类移动的设备,将趋于越来越核心的一些重要的一种地位,未来的金融服务也必将是基于无卡金融这种服务的来进行的。”
渠道和产品须齐头并进。
现在很多银行仅仅将互联网当做渠道来使用,但是没有自营的产品,想要和和来势汹汹的第三方支付较量是很难的。
银行的互联网业务想单单依靠渠道也就是平台取胜是很难的。因为从平台角度来看,第三方支付的平台要比电子银行的平台强太多,因此,银行的互联网业务还需要有自己的产品,只要渠道和产品齐头并进,银行在互联网领域才能有所作为。
比如说依托于渠道为王的思想,银行推出了就是所谓的无卡取现,通过手机银行我们来进行预约、来实现ATM上面的无卡能够把钱取出来,不用插我们就直接取现由于这个过程当中,无需携带银行卡,在提高去宽便利性的同时,也保证了用户的安全性。
与之对应的无卡消费,亦是如此,所谓的无卡消费就是客户通过手机银行进行消费预约,然后再POSS机上,我们输入相关的一些信息,就可以完成交易,其中也是不需要银行卡的参与。在2010年的年初,交通银行将手机银行与企业的网银进行整合,推出了手机银行财务总监的频道,就可以通过手机银行与企业网银系统的相结合,企业网银的用户可以摆脱网络,包括设备等一些限制,直接通过手机进行对工账户一些查询付款授权等一些操作,这样能够实现企业账户移动管理的需求,来提升移动金融的财务管理的能力。
只有将渠道转化为产品,银行才有望走出危机。
随着生产经营,包括生活服务的日益移动化,各大机构在移动业务领域,纷纷投入了巨资,现在的手机银行将出现两个趋势,就是网上银行化趋势与电子商务融合的趋势,也就是手机银行未来将可能取代网银,成为客户办理业务的首选,李青认为:“未来网银的服务,应该是范网银的概念,它可能提供了银行的基本服务,同时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的一些兴起,未来电子银行的服务应该是超越渠道,它将创造客户,发现新型的客户,与新型的业态是新价值模式的创造者”。
因此随着手机银行网银化与电商化的发展,未来的银行服务可能是将通过新型的电子商务与传统银行业务的结合,生活服务与金融服务的融合,推进银行的互联网化,来丰富银行获利的渠道,转变传统经营的模式,使一站式的银行服务,能够真正的融入到客户的日常生活和经营的各个领域当中去。
未来篇
电子金融发展的一个趋势是越来越社区化,电子银行将更多的承担了一些社区方面的服务,比如说我们可以把所有关注企业财务、资金管理还有涉及到IT方面,这些方面都承载在一个平台上,大家关注自己所关注的东西可以进行上下游之间的互动,这样的话可以建立一个很好的交流圈,这是越来越社区化。
世界正在不断向着全球化的方向迈进,银行如是,电子银行更加如此。随着境内的企业走出国门,还有外资企业到中国进来,现在来讲对银行提供金融服务这方面来讲越来越受到更多的挑战,比如说跨语言,跨区域的金融监管,跨区域的财务报表这些方面都给银行服务或者整个服务团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而想要面对这些需要的就是银行的创新。
另一个趋势就是集约化,在很多大型外资企业以及国内的企业,包括央行这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比如说成立区域性的处理中心,结算中心和咨询中心等。
随着电子金融的发展,包括各大银行互联网业务的开展,以及各第三个支付机构的出现,同时有我们手机支付蓬勃的发展,现在渠道确实成为我们在银行的柜台,还有我们ATM机,网上银行以及手机支付等多渠道当中。
在过去的2011年当中,在整个银行的互联网业务中,个人消费者包括企业消费者,确实也发现了传统产品的一些弊端,以及在新产品和传统产品融合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矛盾的地方,或者说目前发展还不够完善的地方,这些都需要我们的银行机构去努力,为用户提供最好的线上金融服务。
在银行的传统柜台、ATM机以及网上银行还有手机支付当中,有一个涉及到安全和便利的命题,就是便利在某种程度上一定会与安全发生冲突,但是他是必然的,如果我们大家能够继续的去整合,继续的去完善,无论从理念上还是技术上还是时间上做到一个很好的整合,就像整合渠道一样,我相信我们的用户会更加的满意,我们的企业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也会发现很多新的运用的领域。
总之,将服务产品化以实现自己智能支付的职能,同时积极地与支付机构以及电子商务机构进行内部整合,也许才是中国的银行度过这场互联网危机的唯一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