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播到腾讯微博
手机语音留言不设密被窃听
有着168年历史、以爆料和八卦闻名的英国小报《世界新闻报》因为窃听他人手机信息来获取内幕新闻而关门。其母公司新闻集团老板默多克如今也深陷其中,在一次次的听证会上作证,急于撇清关系。以前,读者朋友也许只是在网上看过手机窃听这档子事,还将信将疑。现在,随着该事件的持续发酵,手机窃听这档子事则赤裸裸地进入到生活中。
据悉,不仅是《世界新闻报》非法窃听他人手机,美联社称《星期日泰晤士报》也被爆出入侵互联网用户的电子邮件和博客,以窃取私人信息。科技发达的英国,用户为何会如此频繁地被窃听?到底是哪个技术环节出了纰漏让窃听者乘虚而入?充斥在我们身边形形色色的手机窃听信息,真假如何辨别,又如何防范?本期,E天下就为你一一道来。
与英国手机窃听事件愈演愈烈相当,国内叫卖手机窃听器、复制手机SIM卡以及窃听软件的信息也满天飞。这些信息是真是假,有没有如同改密码一般的简单防范措施?记者采访了解到,国内叫嚣手机窃听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高科技监听设备”输入他人号码进行窃听;一是宣称可以任意复制他人手机SIM卡进行窃听;一是为手机安装特殊软件如“X卧底”来窃听。
卖家总是吹得神乎其神,然而真实的效果读者却不必“谈虎色变”。通过调查,记者了解到,所谓“高科技监听设备”确实有,但不是网上数百上千元的那些唬人玩具,而是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专业设备,一般人玩不起,只有合法的部门才可以做到。而网上叫卖信息,不法分子多是要先交“诚意金”、“定金”之类的款项,其实是骗钱。
而复制SIM卡窃听,确实行得通,但有一个关键前提——复制SIM卡必须要有原卡。“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母卡,是没办法复制一张一样的SIM卡的。”广东电信运营商技术人士告诉记者,即使拿到母卡复制成功了,在使用上因为运营商可以实施监控,出现异常也容易发现,所以这一途径也不顺畅。因此,只要确保你的手机卡没有遗失,就不会被复制,网上此类消息都是骗人。
安装特殊软件到被窃听的手机上实现窃听,这也行得通。此前E天下报道的“X卧底”软件就有这类功能。但同样其也有防范的招数:不要将手机轻易交给陌生人使用,以防手机被植入窃听软件;不点击、下载莫名短信中的网址链接;此两条最为有效。另外,可以安装具有“防窃听”功能的手机安全软件,开启该功能,保护手机通话不被窃听。
记者了解到,《世界新闻报》所采用的窃听手段,说穿了并不高科技,甚至说技术含量很低。雇佣私家侦探似乎成为惯例,然后窃听他人的手机语音信箱。知情人士透露,英国手机网络服务商为每个用户提供语音留言服务,信箱的初始密码大都是1000,但很多用户的密码没修改或修改得很简单。只要获得一个人的手机号码,拨通后如果没有被接听,语音信箱就会自动开启,键入几个常用的数字,就能听到信箱里的留言录音了。大概实在是太容易了,才导致其能够“常规性窃听4000人”。
事实上,所有的手机通常有一个4位数的PIN码(即SIM卡的个人识别密码),用户购买手机后本应该重新设置,但很少有人这么做。同一电信运营商或制造商的PIN码是一样的,如1000、1234或者0000,很容易通过各种渠道搜索到。如果是不法分子,获悉这一PIN码后,通过简单操作即可成为了目标手机的“主人”,获悉目标人物的信息。
据知情人士透露,英国一些小报记者和私家侦探甚至自行改动语音留言识别密码,来防止其他记者以同样的手段窃取信息。此次《世界新闻报》被揭发的窃听13岁失踪女孩手机事件中,该报记者就曾删除女孩手机中已满的信息,好让其他信息进入,造成她还活着的假象,从而炮制出所谓的“新闻”。
链接:PIN码小知识
PIN码,全称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就是SIM卡的个人识别密码。如果未经使用者修改,运营商设置的原始密码一般是1234或0000。如果启用了开机PIN码,那么每次开机后就要输入4位数PIN码,PIN码是可以修改的,用来保护自己的SIM卡不被他人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输入三次PIN码错误,手机便会自动锁卡,并提示输入PUK码解锁,这个时候已经接近了危险的边缘,因此,如果擅自修改了PIN码,一定要牢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