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伦敦警察局局长保罗·斯蒂芬森宣布辞职,因为外界指责他与因窃听丑闻而关张的《世界新闻报》关系暧昧。这是7月19日拍摄的前伦敦警察局局长保罗·斯蒂芬森就窃听丑闻在伦敦议会出席作证后离开。新华社/法新
英国伦敦警方近来因窃听丑闻“灰头土脸”,24日再次面临新指责。多名伦敦“7·7”恐怖袭击幸存者怀疑警方向《世界新闻报》泄漏保密信息,敦促警方作出解释。
疑出售保密名单
英国《观察家报》24日报道,数名伦敦“7·7”爆炸事件幸存者怀疑,伦敦警察局把一份包括幸存者家庭住址、座机和手机电话等个人信息的保密联系名单“出售或交给”《世界新闻报》记者。
“幸存者基金联盟”主席贝弗莉·罗兹说,不少幸存者向她反映,曾受《世界新闻报》记者“骚扰”;问及经由何种渠道获取这些不公开个人信息,这些记者编造各种“虚假故事”,让人难以信服。“两名《世界新闻报》记者告诉他们(幸存者),从我这里搞到他们的详细资料。他们来问我:‘你把我的电话号码给记者了?’我说:‘没有,从来没有。’”罗兹说,幸存者已经联系一家律师事务所,与律师探讨如何采取下一步行动。
记者掌握信息详尽
罗兹告诉《观察家报》记者:“苏格兰场(常指伦敦警察局刑事侦查处)掌握包括幸存者各种联系方式的完整名单。我相当肯定,《世界新闻报》记者如何找到我家地址。”罗兹解释,她搬入新住所三至四周,《世界新闻报》记者就找上门。掌握她新住址的机构或个人“就那么几家”,包括邮局、银行、私人医生和苏格兰场。她由此判断,伦敦警方“泄密”嫌疑不小。
再比如,部分幸存者电话号码没有被列入电话黄页,只有罗兹和幸存者家属知晓,而伦敦警方掌握幸存者家庭住址、座机和手机电话等信息。这种情况下,《世界新闻报》记者能够不经由罗兹直接与幸存者取得联络,伦敦警方在其中到底扮演何种角色,着实让人生疑。罗兹颇为气愤地说,这些记者所掌握幸存者个人信息“详尽得吓人”,他们抛出的一些问题“相当敏感”,比如幸存者伤势如何、获得何种赔偿。
道勒遇害案再成焦点
除面临泄露伦敦爆炸案幸存者个人信息的指认,英国警方因少女米莉·道勒遇害案调查泄密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英国广播公司24日报道,警方调查道勒遇害案期间曾从专案组“开除”一名探员,理由是后者把案件调查信息泄露给《世界新闻报》。
这名探员2002年加入调查道勒遇害案的“鲁比行动”专案组,随后向一名已经退休的警官朋友透露案件信息;退休警员向探员的一名同事透露这一“秘密”;那名同事意识到事态严重,立即报告上级。萨里郡警方在一份声明中证实,泄密事发后,这名专案组成员“受到教育,已被调查组永久开除”。不过,这份声明没有提及案件调查信息是否泄漏给《世界新闻报》。
韩梁(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国际时评
谁该站在窃听丑闻的“被告席”上
英国《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成为一场政治海啸,媒体、警界和政界人士纷纷卷入。当丑闻的盖子越揭越大,更多的人将接受听证、询问乃至审判。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人们不禁要问:谁该为这起彻底激怒公众的丑闻负责?
首先应该站在被告席上的是那些没有道德底线的媒体和媒体人。相关的调查已经证明,《世界新闻报》多年来的窃听勾当并非偶发,窃听行为也绝非《世界新闻报》孤例,英国还有媒体涉嫌窃听,美国联邦调查局也在着手调查新闻集团旗下媒体的窃听嫌疑。
被告席上,还应站着西方媒体的逐利本性。窃听丑闻,是媒体在竞争中用非法手段获取新闻信息,本质上是哗众取宠、扩大发行的谋利行为。在西方,商业性已经成为媒体的突出特征。美国学者麦克切斯尼说,“商业至上原则已经全面掌控新闻,成为多数记者和编辑追逐的目标。”
西方媒体的逐利本性侵蚀了公正的社会环境。在这次窃听丑闻中,英国警方饱受指责,就在于其从业人员在利益的诱惑下充当无良媒体的差仆,丧失了操守,背叛了公众。
被告席上,还应该站着催生窃听丑闻的机制和制度。按照西方的新闻理论,新闻要独立,与司法、政府的关系要撇清。然而,据英国媒体披露,新闻集团的高层同英国卡梅伦政府过往甚密,同往届政府也有往来。又据美国媒体披露,迫于压力,新闻集团近日承认对包括美国众院议长博纳在内的美国议员捐款。另据报道,在英国议会的听证会上,当被问及与多任英国首相会面频繁一事,默多克脱口而出:“我倒宁愿他们别来烦我。”
这短短一句话,透露出政界与媒体多么错综复杂的关系。在这样的政治生态下,政府与媒体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媒体刻意为政府护短,政府对媒体的非法行为视而不见,从而导致类似“窃听门”之类的丑闻出现。
回顾西方新闻史,新兴的资产阶级在17世纪为冲破封建政权的桎梏,高举新闻“独立与自由”的旗帜,为新生的资本主义呐喊、护航。在历史的进程中,新闻“独立与自由”始终为资产阶级政治斗争服务,并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沾染了种种劣行与积弊。事实证明,这样一种本质性、机体性的病根,无论进化以多么高超、巧妙的新闻操作,都免不了反复突破社会大众的认知底线,被各类丑闻一次次戳破脓包。
然而恰恰缘于这根本的原因,一次次的丑闻往往激起一场政治、商业斗争的喧嚣,而其结局又往往以惩治几个涉案的记者编辑而收场。
眼下,窃听丑闻的事态走向似乎又类似地朝着政治和商业斗争的方向发展。英国政坛的攻防战已经开始,新闻集团的媒体帝国也受到来自世界各个方向的冲击。
可以断定,这样一场震动世界的丑闻,一定有人为劣行付出代价,站到被告席上接受审判。然而在被告席上,除了那些涉恶者,最该站着的是滋生这些丑闻的西方新闻观念和制度。而他们,又将再一次缺席! (新华社记者 夏文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