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播到腾讯微博
让我先许个愿吧
活跃在互联网上的猎人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即便在视频网站和广告商的推动下,网络视频变得如何商业化,梦想仍会存在于他们的心中,正如商业电影占据大部分电影院的银幕,艺术片仍有戛纳电影节那样属于自己的天地。
申 奥
拍短片圆梦,
不为钱拍“烂片”
个人资料
申奥
●出生年份:
1986年
●职业:
电影人、广告导演
●作品:
《河龙川岗》(2009年)
《潮逐浪》(2010年)
《我不勇敢》(2010年)
才在电影学院毕业就凭一部短片获得短片奖的导演申奥,一个自称有做电影天赋的85后,他在行内小有名气的确有天时地利的因素,而拍电影是他的梦想,短片能让他圆梦,但现实中,他还得靠拍广告赚钱。
申奥2009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本科毕业,毕业作品就是一部以中国少数民族为主题的剧情短片《河龙川岗》,接着,他借此在去年获得了首届“新媒体短片金鹏奖”(以下简称“金鹏奖”)金奖,而“金鹏奖”被专业人士称为新媒体短片界的“奥斯卡”,自此他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得‘金鹏奖’后转变太大了!”申奥说,虽然在‘金鹏奖’之前已拿过很多奖,但都没什么实际的作用。“‘金鹏奖’前的奖,只让‘老外’注意了我,提供的机会在我看来都很扯。”他所说的“很扯”的机会,包括一些到国外留学的机会。“柏林电影学院叫我过去留学,但我刚开始发展,留学太不现实了,哪里学的电影理论不都一样?去德国留学意味着拍德国人的事,我脑子里根深蒂固的都是咱中国人的事。”除了德国,西班牙、以色列、我国台湾都有人向他伸出橄榄枝,但这和他希望的相距甚远,显然,他更希望留在国内。
“金鹏奖”让申奥在国内出名了,这以后就是接二连三的机遇。“首先30万元的高奖金,让我暂时不用考虑钱的问题,不用为钱去拍一些‘烂片’。”申奥承认,在得“金鹏奖”之前,自己拍了不少很“烂”的广告宣传片,“都不好意思告诉别人”。得了“金鹏奖”后,他兴致勃勃地再参加了“九分钟电影大赛”,这是一项面对全国的网络短片评选赛,作为首届“金鹏奖”的得主,他不用参加“海选”,直接拿到3.5万元资金,用它创作了作品《潮逐浪》。而去年10月,他再得以与韩国艺术综合大学合作拍摄短片《我不勇敢》,并在今年携这部新作冲击第二届“金鹏奖”。说到成名,申奥强调:“我真没成名,只是在小范围内得到一些同行和前辈的认可。”
申奥的成功无疑是令人羡慕的,但这少不了说他的天赋。高三那年,申奥陪一名从小就立志读北京电影学院的同学去考试,虽然这名同学高中时期天天看电影,对自己信心百倍,却在一试时就被刷下了,相反,陪考的申奥却一路过关斩将顺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特别有天赋?”面对记者的这个提问,申奥语中带笑地说:“对啊!对啊!”他说,父亲是做广告的,当年常因工作需要往返于北京与深圳,每次都带回三五十盘电影,那时还是录像带。海量的电影录像带,让小申奥基本看遍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港产片、西片。电影看得多了,他发现自己对电影镜头能过目不忘。“别人背的是文字,我背的是镜头,前一个镜头是全景镜头,下一个镜头是手部特写,再下一个镜头是勺子的特写,这些我都能背出来。”
看着电影长大,申奥从小的梦想就是拍电影,他一直在努力实现梦想。“电影的事没停止过,与中影集团也在谈当签约导演的事。”申奥在拍了《河龙川岗》、《潮逐浪》和《我不勇敢》后,被中影集团“盯”上了,多次接触后,双方有了统一意向,但电影的事,还没有雏形。“未来两三年还是短片与广告一起拍,拍广告是赚钱,拍短片是圆梦。”不过,他对赚钱的广告片也有要求,“我只选择拍那些我愿意拍的创意,烂的创意可能赚更多钱,但是对智商有损害”。
朱佳梦
多拍,坚持,要有底线
个人资料
朱佳梦
●出生年份:1987年
●职业:编剧、导演、撰稿人
●作品:
《人有三急》
(叶璇主演、梁柏坚监制)
《完美生活》副导演,
《武侠》编剧组、场记
一个从小喜欢看电影,从小就拥有电影梦的小女孩,通过她自己的努力,正逐步实现着她的梦想。对电影工作的喜爱,或许是一直支持这位仅24岁的女孩子不断前进的最大动力。自从一部由香港电影金像奖女星叶璇领衔主演的电影短片《人有三急》在网络走红后,新晋导演朱佳梦的名字,也逐渐为人们所熟悉。这位来自苏州,2010年才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的女孩子,通过《人有三急》这一部短片,朱佳梦一举在第十八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夺得第十二届原创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受网络观众喜爱导演奖三个大奖。随后,这部片子也先后入围香港和大陆多个电影节,并获得了2010香港国际青年录像节最佳导演、最佳编剧、优秀演员等不少奖项。让朱佳梦真正完成了由一个电影学院毕业生到新晋导演的完美蜕变。
朱佳梦1987年出生于苏州,从小就很喜欢看电影。出于对电影的喜爱,朱佳梦在高考时报考了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那时候的高考没有现在这么难考,当时看专业的时候,一看到电影电视,就其他都不想选了”。谈起这段经历,朱佳梦还是显得非常的开心。就读了电影专业,让朱佳梦有了更多接触电影和从事电影工作的机会。还在大一的时候,她就在著名导演贾樟柯的公司里参与了不少电影的工作,后来还在著名导演吴宇森和陈可辛的电影里担当了编剧、场记等工作。
“我们一直在拍一些小作业,但都没有在互联网上正式发布,仅在youtube上放了一些。真正的第一次还是放在优酷上的《人有三急》,后来发现网络的反响还不错。”或许也正是《人有三急》在网络上的热播及热烈的反响,让朱佳梦对拍摄网络视频有了更多的了解。“在网络上发表短片挺好的,能让更多人看到,让他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我们也能看到网友们的反馈。”目前,她刚刚和优酷合作参与拍摄一个张亚东的小纪录片《幸福59厘米》,她本人也在筹备拍摄一部新的影片。
相比起传统的电影,网络电影所需的成本相对较低,拍摄周期上也较短,朱佳梦对记者表示,今后传统电影和网络电影都会兼做,也一直在写剧本。“那如果现在让你来选,你宁愿做编剧写剧本呢,还是做纯粹的导演?”“都做。我喜欢做编剧,导演的话很喜欢的题材我也做。”
“拍电影是很让人上瘾,我很享受那种满足感。你要给50多个工作人员分配不同的工作,大家一起来帮你将剧本中的东西实现,这种感觉让我很兴奋。那是一般人无法承受的压力,差不多连续七天每天只睡一小时,但是挺过去之后就觉得是痛苦而美好的回忆。”朱佳梦在博客里写道。
张 恒
压榨中前行 梦想大荧幕
个人资料
张恒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毕业
●代表作:《礼物》
马上就要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大四毕业的“网导”张恒,脑子里总有很多“不安分”的想法,而这些不安分元素,出人意料地成为了他事业的契机。
张恒告诉记者,他上的第一个大学,其实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专修工业设计。枯燥、偏冷门的专业,让张恒看不到职业发展前景。这个怀揣梦想的大男孩咬了咬牙,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再读本科。
按张恒的话说,北影摄影系培养的是摄影技术人员,而非导演。大二(2008年)那年,他就开始拍摄一些简单的视频片段,其中大多数属于学校作业。随着摄影技术日渐纯熟,张恒开始有了当导演的“野心”。与其他学生不同,他每次都会将作业拍得比较完整,做成一个短片。
那个时候,国内视频网站正日趋红火,土豆、酷6、优酷等一批网站的出现,让DV发烧友们可以方便地在线展示自己的作品,张恒也是其中一员。与一般的网络视频拍客相比,科班出身的张恒,优势在于有着敏感网络的观察力、较为专业的拍摄手法和便利的校园摄影棚资源。闲暇时,他会拍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小短片,连同作业中的得意作品放在视频网站上换取点击率,但那时的视频网站给他带不来任何物质回报。
2009年,机会在不经意间到来,一份成本微薄的课堂作业给张恒带来了转机。有热心人士给了张恒一点广告赞助费,加上他自己的一点钱和群众的热情,一个拼凑的草台班子,不久,一部叫做《礼物》的6分钟网络短片就拍成了。“当时我没有多余的钱去买电影胶片,只找了一个朋友当演员,并改用数码机器进行拍摄。6分钟的片子,其实准备时间长达一个月,实际拍摄也花了8天,自己同时兼任摄影、编剧、半个美术指导、半个制片人,投入了很多精力。”张恒说。
这个短片一出,立即有人开始称赞,它不仅为张恒夺得了第11届“大学生短片大赛原创DV单元(专业组)最佳实验片奖”,迅速聚拢的人气,也令张恒成为了优酷2009年的签约导演之一。“当时只是想拍个短片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想到能得这个奖,也没想到能借此获得更多的机会。”张恒说。
这只是张恒涉足影视的开始。毕竟《礼物》只有一个演员,故事内容也比较简单,仅仅靠这一部短片还不足以获得拍摄电影的机会。他“网导”生涯的第二次转折点,是2011年初完成的另一部高人气作品《起死回生》。
“一个好导演,控制力和团队很重要!”张恒坦言,《起死回生》用不同的拍摄方式,反映了他的大学生活和周围一些人的经历。拍摄期间,他有意识地把制片人、美术指导的角色分了出去,专心“导戏”。这个短片,也证明了他能跨出摄影棚,拍好五个六个七个人的故事。
那段时间,很多商家已经认识到在网络上也有不少具有导演素质的人才,然而,由于他们并不熟悉网络视频,于是选择了和视频网络合作。而在视频网站上已经小有名气的张恒,恰好利用自己的双重身份获得了认可,从优酷那儿拿到了很多拍摄网络宣传短片的机会。最近,张恒正在给央视拍“红色”网剧,包括剧本、前期制作都由他自己操刀。
薛 涵
用镜头行侠仗义
个人资料
薛涵
●网名:优秀女兵
●职业:
自由职业者,或者说拍客
●主要作品:
河南社会底层人物生活点滴记录
去年,一条关于2800名家长联合寻子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该视频在优酷网上的点击率超过30万。这是薛涵(网名“优秀女兵”)发布的第一条网络视频,也是让她走上职业拍客之路转折点。
“当时路过广场,看到地下有2000多个丢失孩子的照片,就随手拿起小DV记录。想着放到网上,让更多人看到,或许可以帮助这些孩子。”这些撕心裂肺的家长对薛涵的触动很大,刚辞掉广告公司工作的她决定从此行侠仗义,用视频记录更多无助的人。
此后,薛涵常常上网搜寻河南省社会底层人物的信息,每天读报也成为一年多来坚持的习惯。她关注的“退休职工不当房奴想奇招打造地下房子”、“收废品男子要挑战郑州武林高手”等视频在网络上的点击率都将近百万。从去年初到现在,薛涵已经发布124个视频,几乎3-4天就有一个新作品。
让薛涵欣慰的是,自己的付出还是获得一些社会反响。例如她拍摄的“环卫工夫妇蜗居三轮车”的案例就收到好心人的关注。这对环卫夫妇俩每天起早贪黑,只吃馒头剩菜,省钱供女儿上学。一位浙江老总看到视频后,专门坐飞机邀请这对夫妇到他们公司上班,一个月包吃住两千元,也可以资助他们的女儿上学。虽然两老因不愿离家太远,谢绝了好心人的美意,但这位老总还是给他们留下一些钱,表示心意。
尽管有部分的苦难者因视频获得关注或帮助,她并没因此而自觉伟大,“从来没期望一个小女人之力能够改变社会。”却又十分享受这种精神上的满足。“我信佛,佛对我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其实不知真正的佛是啥,就知道一生要多做好事,要行好。”
北街龙少
用DV记录趣事奇事不平事
个人资料
北街龙少
●职业:采购员+职业拍客
●代表作:记录社会,抱打不平
去年10月,一条名为《东莞扫黄老人曝曾被人悬赏10万追杀》的视频在优酷网上火了起来,上传当天播放量就达到70万。在东莞警方的扫黄行动中,有位残疾老人画扫黄图协助警方,被媒体报道后,老人的正义举动,获得了掌声,也带来了困难,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条视频让人记住了这位正义的残疾老人,也让人记住了这条视频的作者———北街龙少,一位28岁的打工仔。
其实拍客只是北街龙少的副业,他的主业是一名公司采购员。对于采购员这一身份,他坦言:“经常在外奔波,也让我见到更多的人和事,遇到感动的、不平的、有趣的都想记录下来。我身边大多数是外来工,他们最辛苦,他们受气,还有可能被欠薪,老板走佬。无处倾诉。他们做错了什么呢?真的很无奈。所以我就想用自己手中的DV,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一弱势群体。”
说起自己当拍客,北街龙少认为这源于自己对新闻的热爱,“我在高中时,就希望能考大学,能做记者”。初来东莞打工时,他在模具厂做了四年流水线工人后,后来又在东莞一家公司做了一名仓库管理员。由于自己勤奋好学,在公司的职位慢慢升高,每个月也能拿上两千多的工资。两年前,有些积蓄的他不忘自己当记者的理想,狠下心来,买了一台价值8000多的DV机,“当时本来看中一台4000块的机子,但担心很快会淘汰,就狠心买了最贵的。”
当上拍客之后,他总把DV机随身带在身边,渐渐地,他开始把拍摄的目光投向身边的社会治安等热点问题。“这一类视频大多是偷拍”,北街龙少说,在拍摄的过程中,他也曾被人威胁过。 北街龙少回忆拍摄《东莞扫黄老人曝曾被人悬赏10万追杀》时的情况,仍十分感动:当时扫黄老人的举动在东莞乃至全国都很轰动,用视频采访他其实很难,怕曝光后会害到他,和老人商议后,他竟然什么都不怕,说身正不怕影子斜,我一个孤老头怕什么。其实他的义举最后也并未得到什么奖励的。采访这位老人后,北街龙少更坚定了用手中DV记录社会不平事,为弱势群体呐喊的决心。
现在,北街龙少的名气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广东电视台的DV记者。但对于他来说,名气都是浮云。“我只想用手中的DV,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