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政府是纳税人的政府,政府了解社情民意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此政府利用网络获取民意是不应该褒奖的,只有真正解决了实际问题,才应该得到褒奖。
2010年5月,在广东省刚刚开通全国第一家公安微博群的时候,我曾经写过一篇《政府微博三原则》,提出政府部门在掌握使用微博时,应当遵循三个原则。其一是,“直面评论”,这是针对某些地级市公安局开通公安微博后,出于害怕限制了部分评论功能而特意提出的;其二,又针对部分公安微博发布的围脖“官味”或者“宣传味”太浓,提出“请讲人话”的原则;其三,则是要求行胜于言,指出既然高调宣传“微博问政”,那么问完以后必须回答,必须落实,故此须奉行“结果为上”的原则。
《新京报》“京报调查”关于“官员微博热,能带来什么变化?”的调查结果,验证了这“三原则”其实也是很多网友的关注所在。例如,有关“官员微博热能带来什么影响?”,46.0%的被调查者选择微博能让官员“学会好好说话”(就是要抛弃官话、套话,学会说人话);45.7%的人认为官员开微博“作秀的成分较大,不会有太大影响”(所以才要唯结果是问);36.8%的人认为官员微博“只注册,不评论,不互动,意义不大”(在一个互动的场域,你不互动,那你来干什么?)。
62.5%的被调查者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选择了“能促进官民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的答案。这说明,官员微博热能够带来的最大影响,是打破官民壁垒。通过对照另一个调查问题的回答,我们对官员微博的生态就会有一个更完整的认识。这个问题是问网民“你认为官员微博热的原因是什么?”64.7%的被调查者回答:“随着技术进步,改进执政手段与时俱进”;59.0%的人回答:“从微博中可以了解民间真实信息。”
这些原因是必要的,但并不足够。无论官民都很认可微博可能带来的下情上达、上情下达的作用,然而,对微博的政治功能的认识如果仅止于此的话,网络最终极有可能蜕变为官员的T型台。
对于官员使用网络,必须上升到国家政治文明的高度来认识,必须超越地方政治的“问计求策”。实际上,这样看待“网络问政”的人尚属少数,绝大多数的官员,还是把它看作一种获取信息的新渠道,和实施社会监督的新手段。例如,2010年全国两会召开前,《人民日报》曾就“人大代表看新兴媒体”的问题,采访了97名人大代表,他们表示他们使用网络的重要原因有两条,一是“通过网络搜集民情民意,开展调研”,二是“充分利用电子邮件、博客、微博等新媒体,加强与人民群众的沟通、互动”。而《人民日报》则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开通了一个24小时的民意通道”。
问题在于,民意的搜集,官民的沟通,并非政治意义上的“民主”;毕竟,收集网络民意与展开网络监督并不等于民主制度。网络问政与民主政治是两个概念,不会自动消除现行政治的沟通难点。很多人一说到问政,以为官员倾听民声就足够了,所以过去网络问政主要集中在“听证”阶段,如网络邮箱、网上信访、网络举报等,而且极易产生人走政息现象。其实,既然政府是纳税人的政府,政府了解社情民意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此政府利用网络获取民意是不应该褒奖的,只有真正解决了实际的问题,才应该得到褒奖。
□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